书中有图,山西省千史和图中有史。年历
以地图的地理读9u已满18入口_免费入口精品经纬勾勒山西历史,借历史的龙去脉络再现山西区划变迁。
山西省,文解地处中国华北,山西省千史和因位于太行山之西,年历故名山西。地理读
东起灵丘县南坑村,龙去西至永济市长旺村,脉图东西跨度385公里。文解
北自天镇县远头村,山西省千史和南至芮城县南张村,年历南北跨度682公里。地理读
东与河北为邻,9u已满18入口_免费入口精品西、南隔黄河与陕西、河南相望,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相毗连。
地势处万山之中,东有太行、恒山,南有王屋、析城,北据阴山,而西临黄河,形势险固,路途艰阻。
全省之地,咸为大小江河所浸贯,晋人称之为表里山河。
气候多寒,北部则寒暑俱烈。
山西省之地,自巨灵氏出于汾、睢,为中国奄有山西之始。
厥后尧都平阳,舜都蒲坂,禹都安邑,皆在今山西地。
禹平水土,初属冀州,后分隶并州。
殷商属冀州,周属冀州、并州。
春秋之时,地属晋国,后分属赵、魏、韩三邦。
秦置太原、上党、雁门、河东四郡。
西汉之时,地属并州,东汉复分属司隶校尉。
魏、晋二朝,亦分属并州、司州。
后为胡羯、鲜卑、氐族所占,复为北魏及周、齐所争。
隋代之时,分置十四郡。太原、上党、长平、河东、绛郡、临汾、马邑、龙泉、西河、离石、雁门、楼烦、定襄各郡。
唐属河东道。
当五代石晋时,北境诸郡,割与契丹。
至于后周,全境几归北汉。
宋灭北汉,置河东路,而北境仍属契丹,后为金人所占。
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,统属中书省。
明置山西布政使司。下辖5府3直隶州,分别是:太原府、大同府、汾州府、平阳府、潞安府、泽州直隶州,沁州直隶州、辽州直隶州。
清朝承袭明制,所辖范围与明朝山西布政使司相同,改名为山西省,以太原府为省会,下辖七府九直隶州八十五县。
民国山西管辖范围没有大的变化,为军阀阎锡山所占据,抗战时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占,共产党八路军挺进山西敌后坚持抗战,创建有晋察冀、晋冀鲁豫和晋绥抗日根据地,1945年抗战胜利全省光复,1949年山西全省解放。
目前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80个县,分别为太原、大同、朔州、沂州、阳泉、吕梁、晋中、长治、晋城、临汾、运城。
更多历史地理分享,请添加微信15012687929或关注公众号FengTea132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