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孩子不肯在幼儿园大便,肯幼我着急了半年,儿园结果……
不少妈妈在后台提问,大便导航APP福航拼多多_免费入口精品说自己的着急孩子不爱在幼儿园大便怎么办。
今天分享一位妈妈的半年真实经历,来看看这种情况到底是结果怎么回事。
娃在幼儿园拉裤子了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两个月前。肯幼
娃奶奶接娃回来,儿园不高兴地嘟囔着:「看看你儿子,大便都拉裤子上了。着急」
我心里一惊,半年赶紧带娃到厕所,结果一看,肯幼可不么,儿园这便便稀稀拉拉地黏在内裤和屁股上,大便都已经快干了。
我顿时觉得有点心疼,问他:「你怎么没去厕所呢?老师不知道吗?」
儿子的小脸涨得通红,支吾着说:「不知道,我……我忘了。」
听到儿子的回答,我差点晕过去。
我都不知道,他是怎么屁股粘着大便,还能安心地玩游戏、吃晚餐的。且不说这熏死人不偿命的味道,就说这热乎乎的导航APP福航拼多多_免费入口精品一团,他怎么......能忘掉?
「以前不都是憋着回到家里拉粑粑吗,这次咋提前了?」突然走过来的爸爸,诈尸式地来了这么一嘴,想帮儿子解围。
说到这儿,我心里反而有点着急了。
儿子入园都快一年了,就没怎么在幼儿园大便过,每次都是一回到家先找厕所。
「难道幼儿园的厕所跟家里有啥不同?又或者……娃不会有啥问题吧。」
想到这里,我不禁心头一紧。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当晚我就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,但搜索到的信息,却让我更焦虑:
「孩子不在幼儿园大便,是因为没有安全感,心理有障碍。」
过往一些有关「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,被欺负」的新闻,直冲入脑,整个晚上翻来覆去,无法入睡。
早上一起来,我黑着眼圈跟老公说:「我想给娃转学,换个幼儿园。」
「不,我不换!」
没想到,老公还没回答,儿子倒先急吼吼地嚷了起来:「我喜欢我们孙老师。」
按照他的说法,孙老师平时教他们唱歌做游戏,他是很喜欢孙老师的。
看我着急的样子,老公说:「今天我们先去幼儿园问问老师,了解下情况。」
为了搞清便便问题
我们来到幼儿园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来到幼儿园,我和老公就立刻去找孙老师做了沟通。
听到儿子昨儿拉在裤子里了,孙老师立刻先跟我们道了个歉,昨儿是她们班的劳动日,她带孩子们去幼儿园的蔬菜基地做劳动,所以真的是没有注意到。
听老师这么一说,我心里也好受多了。
可在幼儿园大便的问题呢?孩子怎么这么抗拒呀?
孙老师说,这种情况,真的特别常见。
班上几乎 80% 的孩子都不怎么在幼儿园大便。原因很多, 有的可能是因为自己不会擦屁股,有的是因为怕麻烦,还有的是玩着玩着就憋起来,忘记了。
「以前,还有孩子说,怕熏臭了老师。」
她还帮我们找了一位幼儿园心理老师,跟我好好分析了下孩子不在幼儿园拉大便的问题。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孩子有了羞耻心
别觉得娃小,什么都不懂,事实上, 孩子从 3 岁开始,就逐渐有了自己的人格意识和羞耻感。
但他们希望自己给老师和同学们展现的都是「美好」的一面,所以,被认为是「脏」和「臭」代表的便便,他们自然不太愿意呈现出来。
陌生环境里缺乏安全感
人在陌生环境时,都容易紧张,尿频,便秘,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。
而对于缺乏心理建设的娃来说,「冲马桶的水声、蹲厕里的大洞洞」,都会让他们更紧张,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。
不方便
咱们在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,还会因为担心「可能堵了人家的马桶」而选择憋着,娃也是有可能的呀。 就说冬天,脱个裤子要里外三层,对于娃来说,这可真是个大工程。
了解了这些,我心里突然觉得开朗多了。不过就像是「terrible 2」一样,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。
临走时,老师有句话,一下子提醒了我:「你有没有注意到,面对回家大便的孩子,大人往往更焦虑,而这种焦虑情绪,是可能会传染给孩子的。」
想起我之前对娃的追问,和老公在这个问题上的持久纠缠,娃怎么会感觉不到呢?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心理学里有个词,叫做 「情绪躯体化」,指的就是, 当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又无法发泄时,常会借由「异常的身体行为」来表达。
从「妈妈,你别问了」「妈妈,我不知道」,到他突然的拉裤子,已经是娃在跟我发出了反抗的信号。
孩子虽然小,但感知力却最是通透,父母越在意什么,他们也会越紧张什么。
那些看似「为孩子好」的唠叨,却可能无形中成了孩子的「紧箍咒」。想清楚这点,我心里也松快了很多。大不了就不在幼儿园大便呗,能有啥问题!
我庆幸自己幸好和老师做了及时的沟通,是的,我心里越来越有了底。
我和孩子
与焦虑和解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晚上回到家,趁和儿子洗脚和功夫,我问儿子:
「妈妈经常提醒你要在幼儿园大便,你是不是不太喜欢?」
「是呀,你总这么说,我都快烦了。」
儿子不假思索,脱口而出。
嗯,都说一个妈妈是 500 只鸭子,我还以为自己是个例外,没想到,在娃心里,这事儿是妥妥的。
看着儿子撇撇的小眼神儿,我明白,这个结,让孩子心里有多重。
于是,看着儿子有点委屈的小眼睛,我温柔地说:
「妈妈以后再也不催你在幼儿园大便了。」
「真的?」
「嗯,真的,你愿意在哪儿大便,就在哪儿大便,在家里也挺方便。」
「是的,妈妈。」
看着儿子笑的露出两颗小白牙,我也忽的如释重负。
几天过去,儿子依旧会回家大便,接下来,我强迫自己不去强调和唠叨。只是会和他一起,轻松地讨论,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。
我还买了好几本关于大便的绘本,晚上睡前会主动和孩子共读,孩子非常喜欢,还和爸爸一起,讨论各种便便问题。
「鱼也会拉屎吗?」
「拉屎的时候为什么会放屁?」
「屎为什么闻着臭臭的?」
两个星期后,那天回家大便后,儿子竟主动和我聊起了他的「便便」。
「妈妈,你看我拉的这个像不像棒棒糖,一个大号的,一个小号的?」
「妈妈,为什么我的便便里面有红色的瓜子?」
「妈妈,我们为什么要拉屎呀?」
就像是连锁反应一样,我们从「便便」扯出了一连串的「便便科学」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天晚上,简直就像一个魔幻的「便便主题派对」。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而借着儿子的光,我也越发觉得自己受到了「再教育」: 我们成人总会对「性启蒙」「排泄物」等难以启齿,但实际上,这些东西,应该和打喷嚏、穿衣、吃饭一样正常。
之后,儿子也越来越轻松了。
周末,我还和儿子还就「上厕所的情景」,玩起了角色扮演的小游戏。
我扮演一个「不敢在幼儿园拉屎」的小玩偶,然后一不小心拉了一裤子,正当我要难过的时候,儿子扮演的「妈妈」小玩偶上线了。
说实话,我还挺好奇他的反应的。但下一秒,可以说,儿子让我非常惊喜。
他不仅没有批评我,还帮助我洗了屁股、换了裤子。甚至还说出了「拉裤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」,这样的话。
看着儿子发自内心的大笑,我知道,他再也不会对此紧张和不安了。
后来,再和老师沟通,连老师都有些惊喜,她说 儿子已经隔三差五在幼儿园大便了,甚至在故事课上,还给小朋友们讲起了「便便」的故事。而且,感觉孩子还看起来更加自信了。
想想为了娃的一泡大便,折腾的这些时日,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笑了。原以为是在跟娃的屎尿屁做斗争,没想到,是要跟娃的便便做朋友。
是呀,都是第一次当妈,不抓狂、崩溃几回,哪能领悟到这层「绝味」真谛呢?
这些「啼笑皆非」的小乌龙呀,与其说是娃成长之路的必经阶段,不如说是,我们成长为一名妈妈路上的必收小妖,也是老天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。
下午再接儿子放学,小家伙三步并作两步地扑向我,拿出一块黑乎乎的小石子,嘿嘿笑着对我说:「妈妈,这是我给你的便便礼物。」
我一把把儿子搂进怀里:「便便小超人,你真好啊~」
本文专家
冯雪英
审核专家
青岛大学附属医院
儿保科 副主任医师
策划制作
监制:阿童木
排版:月饼
题图来源:站酷海洛